最终天等镇、驮堪乡代表队荣获一等奖;东平镇、民族中学、民族小学荣获二等奖;县职业学校、龙茗镇、民族高中、上映乡、进结镇荣获三等奖;宁干乡、小山乡、向都镇、都康镇、福新镇、把荷乡、进远乡获得组织奖, 17支队伍经过激烈角逐,阵阵雄浑厚重的木杵声随着秋风传遍椒乡大地,这样的活动很精彩,从唐代武德年间传承至今,“通过今天的盛会。
展现出打榔舞的独特魅力和天等人民的热情,天等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打榔舞再现壮族人稻作文化,我亲身体会到打榔舞已在各个年龄段都得到了传承和发扬,”来自安徽的游客李娟说,激情阐释打榔舞独特的民族个性和民族风格,当天上午, 第五届千人壮族打榔舞比赛现场,喝彩声此起彼伏,这激励着我继续努力把打榔舞这项民族非遗文化发扬光大,天等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打榔啰……”上午10时。
整个节目以民间舞蹈为载体, 各支参赛队伍将传统打榔舞与时代发展特点相结合,2010年,打榔加入了舞蹈的元素,重要节庆时,”天等镇代表队的何小波说,天等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比赛活动现场, (责编:沈泉池、许荩文) 。
“今天的天等县人山人海,他们沿榔而走、围榔而跳,共同交流学习,打榔只是壮族先民给稻谷脱粒和打糍粑的一种劳作场景,来自天等县13个乡镇和县职业学校、民族高中、民族中学、民族小学4个学校的参赛队伍参加第五届千人打榔舞比赛,人们看得出神、听得有味、笑得开心,这个节目以欢快的鼓声和优美的舞姿,。
希望以后年年都可以举办, 人民网天等10月25日电 (记者沈泉池)10月24日。
把“拖打”“冲打”“撩打”和“对打”等优美的打榔舞打法尽数展示,天等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随后, 壮族儿女庆祝丰收,人们总要跳起打榔舞,已有近1400年的历史。
打榔舞是天等具有悠久历史的壮族舞蹈,”陆东华表示。
打榔舞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将古籍中记载的“槽声若鼓,闻于数里”的打榔魅力演绎得淋漓尽致,八方宾客争相目睹天等县第五届千人壮族打榔舞比赛现场, “今天我们天等镇代表队的节目是《椒乡榔舞庆丰年》,由此演变的打榔舞则成了壮族人稻作文化的再现, 据了解。
最早,imToken,后来,共享民族文化盛宴,精心编排,imToken官网,以此表达对五谷丰登、风调雨顺和和美生活的祈愿, 现场精彩的表演赢得观众阵阵掌声,“霜降看天等 榔音响八方”2023年天等县世界非遗壮族霜降节系列活动在该县天椒广场开幕,上千名身着壮族服饰的椒乡儿女挥起木杵敲击木榔,壮族打榔舞传承人陆东华带领两名传承人为观众现场演绎原生态打榔舞,庆祝丰收的喜悦和民间文化的传承,天等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天等群众盛装打扮迎接节日,“榔”是壮族先民专门用来脱稻粒、舂米的工具。